最近打算买新能源汽车的朋友注意了,一个关乎钱包的重要政策和车企福利已经明确:2026年1月1日起,实行了两年多的新能源汽车全额免征购置税政策正式调整,改为减半征收;与此同时,理想、蔚来、奇瑞、问界、智界、小米、极氪等17家主流汽车品牌,已经陆续推出购置税兜底方案,不让消费者因为政策调整多花冤枉钱。
先把政策讲明白,大家心里才有数。根据财政部、税务总局和工信部的联合公告,2024年到2025年底,买新能源汽车能全额免征购置税,每辆车的免税额最高不超过3万元;而从2026年1月1日到2027年12月31日,政策调整为减半征收,最高减税额不超过1.5万元 。简单说,同样一辆30万左右的新能源汽车,今年底前买能全免购置税,明年买就要多花1万多,这个差额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可不是小数目。

可能有人会问,政策早就公布了,车企为啥现在扎堆推出“兜底”?核心原因其实很实际:年底是汽车销售的传统旺季,加上政策窗口期的刺激,很多消费者都想赶在今年下单享全额免税,但不少热门车型是订单式生产,再加上物流运输等因素,部分用户可能没法在2025年12月31日前提车开票,这就意味着要多交购置税差额 。车企推出兜底方案,就是为了打消这个顾虑——只要在规定时间内锁单,哪怕因为车企生产、运输等非用户原因导致跨年交付,差额都由车企来补。
从目前17家车企的方案来看,规则大同小异但都很实在。多数方案要求用户在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锁单,补贴范围覆盖旗下全部或部分主力车型,补贴形式包括直接抵减车价、尾款现金减免、发放补贴券等,单辆车最高补贴金额刚好对应政策规定的1.5万元上限 。也就是说,消费者只要按要求锁单,不管提车时间是今年还是明年,都能享受到和今年全额免税一样的实惠,不用为交付延迟买单。
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,不同车企的兜底方案在细节上有差异,比如部分品牌只针对特定配置车型,或者要求用户在锁单后一定时间内完成付款,建议打算购车的朋友,在锁单前一定要仔细看清楚所在品牌的具体规则,最好和销售确认好补贴申请流程、到账时间等关键信息,避免后续产生纠纷。
车企之所以愿意自掏腰包兜底,背后其实是年底车市的“订单争夺战”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,今年10月上半月,车市集客量和订单量都比9月有明显增长,9月汽车消费指数也环比上升,说明消费者的购车需求正在集中释放 。而对于那些处于产能爬坡期的新车型,或者交付周期本身就比较长的品牌来说,兜底方案更是留住客户的关键。
就拿小米汽车来说,旗下SU7和YU7系列车型一直很抢手,目前交付周期还在30-40周,很多11月底锁单的用户大概率要到明年才能提车。按照小米的补贴方案,除了SU7 Ultra外,每辆车的购置税补贴在1.1万-1.4万元,以其待消化的订单规模来看,仅购置税补贴一项,小米明年就可能要投入超过20亿元 。这背后既是车企对自身产品的信心,也是为了在年底冲刺阶段抢占更多市场份额。
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,就是物流运输对交付的影响。今年7月起,三部门联合开展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,严查轿运车超载,这虽然规范了运输市场,但也导致部分地区新车运输周期拉长,不少车企都出现了因运输问题导致交付延迟的情况 。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车企加入兜底行列——毕竟运输环节的问题不是消费者能控制的,车企主动承担责任,既能留住订单,也能提升品牌口碑。
需要说明的是,这种购置税兜底方案更像是年底的“临时福利”。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就表示,车企的兜底行为是应对政策调整和交付压力的阶段性举措,随着明年新政策落地、市场供需趋于稳定,这类大规模补贴大概率不会持续 。所以对于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来说,现在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窗口期,既能享受政策红利,又有车企兜底保障。
另外还要注意,2026年的购置税减半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要求也有调整。比如纯电动乘用车的百公里电能消耗量要符合新的限值标准,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的纯电动续驶里程不低于100公里等 。不过这对消费者购车影响不大,因为能列入《减免税目录》的车型都已经符合这些技术要求,大家只要正常选购市面上的合规车型,就能享受减半优惠。
总结一下,这次购置税政策调整和车企兜底方案,对消费者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:今年底前锁单,能享受到“全额免税”的实惠;就算交付延迟到明年,也有车企补贴差额。但大家在购车时一定要擦亮眼睛,看清方案细节,避免踩坑。
对于车企来说,兜底方案既是抢占市场的手段,也是对自身交付能力的考验。随着年底交付高峰的到来,能否按时兑现补贴承诺、保障交付质量,将直接影响品牌口碑。而从行业来看,这种良性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,不仅能享受到更实惠的价格,还能推动车企提升服务质量和交付效率。
最后提醒一句,距离2025年12月31日还有一个多月时间,想要赶在政策调整前锁定优惠的朋友,建议尽早筛选车型、确认方案,毕竟热门车型的订单可能还要排队,别等到最后一刻才下手,以免因为订单饱和或流程超时错过福利。如果后续有车企更新兜底方案,或者政策有补充说明,也会第一时间和大家同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