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报道,11 月 3 日威马汽车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发声,发布 “好事将近,敬请期待” 海报并配文 “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”。结合多家媒体消息,该品牌预计月底召开新车发布会。这是威马自 9 月 6 日发布《致供应商白皮书》后,时隔 59 天的首次公开动作,暗示这家沉寂已久的新势力车企或即将重启生产。
从 “四小龙” 到破产重整:威马的起伏过往威马曾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明星企业,2015 年由前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沈晖创立,一度与蔚来、小鹏、理想齐名,跻身 “造车新势力四小龙”。

今年 4 月 3 日,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批准威马重整计划,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接管其旗下四家主体公司,并制定 2025-2030 年三阶段发展战略。

威马的 “复活” 之路并非坦途,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:
资金实力不足:深圳翔飞初期计划投资 10 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与供应链恢复,但在新能源行业百亿级研发投入的背景下,这笔资金难以缓解燃眉之急。股东关联风险:企查查信息显示,深圳翔飞与 “宝能系” 资本关联密切,而截至 2025 年 6 月,宝能投资集团被执行总金额已超 500 亿元,自身经营深陷困境。市场与产品代差: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已从 2021 年的 352 万辆升至 2024 年的约 1300 万辆,市场格局巨变。威马计划复产的 EX5(2018 年推出)与 E5(2022 年推出),技术层面与当前主流产品存在明显代差。品牌信任危机:尽管公司已与超 80% 供应商完成签约,但如何挽回十万车主信心、解决售后遗留问题,仍是当前最大难题。局部重启进行时:办公、招聘与售后逐步推进目前威马已进入局部重启阶段,具体进展包括:
办公复工:9 月 8 日记者探访发现,威马汽车设计・采购中心已悄然复工,约有五六十人在岗办公。人员招聘:深圳翔飞已释放近百个岗位,工作地点集中在温州与上海,采取 “召回老员工 + 新招聘” 双轨模式,部分前员工已收到回归问询。售后恢复:相关人士表示 “售后团队已上岗”,虽未完全恢复,但后续建网工作正在推进;同时深圳翔飞正重启车机系统,预计今年 10 月恢复 APP 功能。待解问题:截至 11 月初,威马官网与官方 APP 仍未完全恢复正常,官方微博留言区仍有大量老车主追问售后维修与车机服务恢复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