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,谢绝转载。
网上人均BBA,个个感觉30万以下的车,那叫车吗?但现实却是,感觉30万的车遍地跑,可真要自己掏30万出来,比登天还难。今天,咱们就来戳破这个消费主义的泡沫,看看30万的车,在真实的中国,到底是个啥位置。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这钱对绝大多数工薪家庭来说,简直是天花板级的存款。咱们算笔实在账,假设你月薪1万,已经算挺不错的收入了吧?扣掉房租、房贷、伙食这些刚需开支,每月能攒下5000块,那是狠人级别。要攒够30万,得整整5年!这5年里,奶茶、烧烤、KTV想都别想,天天过苦行僧的日子,你能抗住?更别说很多人月薪根本到不了1万,还有不少人收入低于1000元,想攒30万,那真是难如上青天,流血流汗都不一定能实现。

那到底是谁在买30万的车呢?其实就两类人。一类是真土豪,30万对他们来说跟零花钱似的,全款拿下眼睛都不眨。另一类就是表面光鲜党,这才是占了相当一部分,首付掏个10万,剩下的20万贷款,每月背着五六千的车贷,这钱都超过全国城镇职工月薪中位数了。他们表面上炫着方向盘,拍着视频说,开上BBA就是人生赢家了,背地里可能正在愁着下个月贷款怎么还,拆东墙补西墙刷信用卡,去加油站都只敢加200块钱油,那叫一个心酸。

咱再看看咱中国的真实收入水平,别被网上的假象给骗了。202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刚过5万元,一个双职工家庭,不吃不喝攒30万都得3年。可谁能不吃不喝啊?房贷、孩子教育、柴米油盐、人情往来,哪样不要钱?所以说,30万的车,对至少70%的中国家庭而言,绝对是一个需要咬紧牙关、慎重再三的重大资产决策,绝不是什么随手可得的标配。更别说现在中国还有45.6%的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。

再来一个更颠覆常识的数据,中国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车。根据公安部早前的数据,全国真正的私家车大约是2.02亿辆,而全国家庭总数接近4亿户。算下来,平均每户才拥有0.5辆车左右。这意味着,如果你家已经拥有一辆四轮代步工具,甭管它是啥牌子,你已经和全国差不多一半的家庭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。
比起房产和存款可能被少数富豪严重拉高平均值的情况,汽车领域的被平均现象其实没那么夸张。毕竟,再富裕的家庭,一般也就两三辆车,很少有人像囤白菜一样囤十几辆。那么,问题来了,那些看起来满大街的30万级以上豪车,到底占多少呢?
根据公开的汽车销售数据和保有量推算,30万以上车型在整个市场存量中的占比,能到5%就已经是天花板了。折算下来,真正拥有30万以上汽车的人口,最多只占总人口的1%左右。你觉得满大街都是,很可能是因为你的眼睛,像装了豪车雷达,自动过滤了那些普通的、十万左右的代步车,以及公交车、电动车、自行车,目光长久地停留在了那少数的靓仔身上。这叫认知焦点效应,你的内心渴望,无形中给豪车加了特效和聚光灯。
雷克萨斯LS最低售价:88.00万起最高降价:0.5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.21懂车实测空间·性能等车友圈4.7万车友热议二手车2.98万起 | 150辆所以,买车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消费。数据显示,2023年30万以上的车占市场份额还不足15%,90%的家庭买车预算都在10万-15万之间。其次,非刚需人群真没必要买车。要是你在一二线城市,地铁、打车、共享单车啥都方便,上下班坐地铁几块钱就搞定,打车也比养车划算。你想啊,30万的车落地就得33万多,每年保险、停车费就好几千,要是一个月就开4次,单次成本都500多。这钱拿去打车、坐地铁,一辈子都花不完,还不用操心保养、还贷、违章,香不香?
30万的现金,对很多人来讲,可能就是这辈子存款的上限。它是你应对突发风险的底气,是你追求更好机会的启动资金,是你说“不”的勇气来源。它能让你在面对任何人不卑不亢,是你实实在在的里子。而一台30万的车呢?从你把它开出4S店的那一刻起,它就开始贬值了。它是个持续消耗品,不断地从你口袋里掏钱,油费、保险、保养、停车、维修……它更像一个负债工具,在不断透支你未来的现金流。
车子就是个代步工具,能提升生活品质,但定义不了人生价值。与其打肿脸充胖子贷款买豪车,不如把30万现金存起来当防弹衣,手里有现金,遇事才有底气,才有翻身的机会。真正的面子不是方向盘上的车标,而是银行账户里的余额。真正的幸福也不是开着豪车装样子,而是心里踏实、生活自在。所以啊,理性消费,买得起再买,非刚需就别跟风,把钱花在刀刃上,才是最聪明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