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公安部发布了新的机动车安全标准调整方案,这次改动不是小范围的修补,而是涉及主要的安全要求,重点针对近年来事故率较高的大货车、大巴车和电动车类型,相关征求意见稿已经对外公布,公众可以提出建议,但整体修订方向已经基本确定。
过去常有人提到货车存在"大吨小标"的情况,就是说车辆实际能拉很重的货物,但标注的载重却很低,这样容易导致超载引发事故,现在新规彻底堵住了这个漏洞,重量超过4500公斤的货车必须安装自动刹车和车身稳定系统才能上路行驶,三轴以上的车辆还要加装轮胎防爆装置,运输危险品的车辆需要提升气压标准,这些措施都是实实在在能够保障安全的配置。

很多人没留意货车盲区的问题,司机坐在驾驶室高处,车头两边和车后方经常看不到行人或车辆,现在新规定要求超过4500公斤的货车必须安装全景影像或者盲区监测系统,三轴以上以及运输危险品的车辆还得加装驾驶员状态监测设备,这个设备听起来像在监控人,实际上是为了防止疲劳驾驶,我自己开车时也容易分心,如果车上有个系统能提醒我一下,可能就不会错过该走的路口了。
客车这边变化也挺大,以前坐大巴时安全带常常没人理会,出了事故伤亡严重,现在六米以上的客车都得装上全景影像,还要有全员安全带提醒功能,座位间距也得拉开到至少七十厘米,这样撞车时人不会挤成一团,最严格的是加了注意力监测系统,跟货车一样用来检查司机是不是在打瞌睡,旅游大巴事故多是因为司机疲劳驾驶和乘客不系安全带,这次改动算是两方面都照顾到了。
新能源车的改动最细致,也最有意思,很多人都喜欢单踏板模式,松开油门就能减速,但减得太急的话,后车容易追尾,新规要求松开踏板后的减速度不能超过每秒0.8米,这样车子会慢慢停下来,不会吓到别人,还有个功能叫误踩抑制,意思是停车或者慢慢挪车的时候,如果驾驶员不小心踩到电门,系统会自动降低功率,还会发出警报提醒,这个功能挺实用的,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,差点把车开进花坛里,幸好他的车有这个功能。
开车时屏幕不能播放电影或打游戏,车速超过十公里后娱乐功能自动关闭,电池安全标准必须符合国标38031,还要配备泄压装置防止起火爆炸,新车默认启动的是慢加速模式,百公里加速时间不低于五秒,想要开得更快得手动切换模式,这种设计像飞机上的默认安全模式,新手不容易误操作。
这次修订变化很大,不再只检查硬件有没有达标,而是通过系统设计来改变司机的开车习惯,比如默认慢加速功能让司机先缓一缓再踩油门,注意力监测也不是为了抓违规,而是提醒司机集中精神,新能源车的规定比燃油车更细致,这说明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新问题需要新的解决方法。
总的来说,这次改动不是为了增加成本,而是为了解决真实存在的安全隐患,货车司机可能觉得麻烦,但想想那些因为失控翻车的事故,就知道这些规定有多必要,客车乘客虽然多了点限制,但安全系数确实提高了,新能源车主刚开始可能不习惯,但用久了会觉得更安心,规则变了,大家就得跟着变,安全才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