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汽车新闻

华达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表现如何?三季度的主营业务严重亏损?

来源:李妙意 发布时间:2025-11-24 04:04:06

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简称:华达科技)创办于1980年,2017年1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,主要生产各类轿车“金属管制件、大型冲压拉伸件、隔热板系列、焊接总成件”,是上海大众等知名汽车制造厂的A级配套企业。

华达科技加快围绕轿车“高强度、轻量化”实施“新能源、新工艺、新材料”项目研究,形成自主核心技术,达到与轿车整车厂同步开发、设计和模块化供货能力。先后在广州、长春、武汉、海宁、盐城、成都、惠州、青岛、天津、萧山等设立十多个分公司,在靖江经济开发区城北园区建设了“华达汽车科技二厂”,实现与各主机厂“近距离”生产配套服务。

2025年前三季度,华达科技的营收同比微增2.1%,规模上还不及2023年同期,但仍然算是较高的水平。从2022年以来,营收在50亿出头,遇到了较大的增长阻力,2025年全年应该也很难取得大的突破。

“燃油车零部件”仍然是华达科技的核心业务,占比接近六成,“新能源汽车零部件”业务占比在1/3左右;国外市场的占比很低,主要的市场在国内。

华达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表现如何?三季度的主营业务严重亏损?-1

净利润的波动比营收大得多,以前似乎是“双跌双增”的模式,从2022年以来改成单年就开始变化了,这算不算”俯卧撑“的频率加快了呢?实际上就是这个理。不过,2025年前三季度接近翻倍的增长,已经是比前几年全年水平都高的优秀表现。

毛利率呈三年为一个周期的”台阶“状下跌,2025年似乎又到了下台阶的状态,为何在这种情况下,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反而能创下新高呢?从其并不太高的毛利额看,似乎不可能是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带来的。

2025年前三季度的主营业务盈利空间为3.7个百分点,远不及前三年,更不及更早的年份,除了毛利率下跌的影响,还有期间费用占营收比,也是在持续上升的,也就是说,不管营收是在增长,还是在下跌,规模效应都在反着起作用。

华达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表现如何?三季度的主营业务严重亏损?-2

总算有比以前牛的方面了,那就是其他收益方面的净收益,这方面可比主营业务那边的贡献大,较2024年增长超3亿元。主要的差异是“投资收益”导致的,“投资收益”主要是“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 的投资收益”表现较好。三季报没有更多的细节,从半年报看,主要是对“靖江北汽华达汽车产业并购基金(有限合伙)”和“青岛火眼瑞祥一号产业投资合伙 企业(有限合伙)”两家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。

季度间的营收差异较大,2025年的三个季度的增减波动更大,比营收波动还大的是净利润同比增减,导致我们都无法在图中展示,因为它们会把营收的波动直接挤扁。这当然能说明一定的问题,那就是华达科技经营的稳定性并不强,这应该与下游行业的波动有关。

华达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表现如何?三季度的主营业务严重亏损?-3

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主营业务盈利空间的波动加大,离现在最近的2025年三季度的主营业务亏损高达11.6个百分点,这是最近11个季度中的唯一亏损。其实2025年一季度已经创下了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新低的,只是三季度再创新低而已。就算二季度的表现较好,后续期间的经营形势仍然比较严峻。

“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”均是净流入的状态,2025年前三季度的水平也是近年来最低的,已经跌得靠近原点了。这与投资收益这类现金流并不在经营活动中反映有关,但总的净现金流也是净流出的状态。固定资产类的投资入规模在2024年创下新高后,2025年前三季度有所下降,但全年下来,可能还是仅低于2024年的水平。

华达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并不算高,长期偿债能力是比较强的。但其资产结构偏重,特别是在这一行中算比较重的,毕竟汽配这一行并不是传统的“重资产”行业。结果就是短期偿债能力,特别是“速动比率”并不算高,前几个年末还是相对平衡的水平;2025年三季度末已经低于平衡水平了,但短期内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。

存货的规模在前两个年末下降后,2025年三季度末又恢复增长,并创下新高,存货周转天数和占流动资产比已经接近前几年的峰值水平了。虽然并不能说有多严重,但这必然会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。

“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”和“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”都在下降,但其增减相抵后,基本能平衡;“合同负债”还是有所增长的,主要是“预收货款”增加所致,这是后续期间营收可能增长的积极信号。这方面并不会导致“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”下降,对现金流的主要影响还是在存货方面。

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增长并不严重,特别是在汽配这一行中,82天的周转天数,似乎离“60天账期”的宣传差不多了,毕竟整车厂们在实际执行上,多少都是会打折的。

2025年以来,华达科技的表现并不算好,特别是主营业务的波动很大,离现在最近的三季度大幅度亏损。至于说会不会因为大客户的青睐而迎来新的增长,我们对此持谨慎态度,只有留给时间来给出答案。

声明:以上为个人分析,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!

欢迎关注看更多文章,如需解读个股财报,请留言注明股票简称或代码。

PDF版本: 在线预览

热门资讯

24小时排行